找到相关内容160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因果论的中国化

    一词,实际上是指佛教的「十二」或「十二因缘」,为佛教因果论之根据。至於「果报」之义,辞典的解释大致相同。《辞源》说是「佛教语,因果报应,即谓种善因,报以善果;种恶因,报以恶果。」《中文大辞典》说是...原始佛法是反对「阿特曼」梵我论,才不得不谈及轮回的)。通常所说的「十二因缘」或「十二」,就是「因缘」之说的整个系统,是佛教解释生物、有情生灭的理论依据,实是佛教因果论的基础(错了,因果是为道德论...

    黄启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951030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4)

    ,此诸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:三界所有唯是一心。 (十地经云,三界虚妄,唯是一心作。晋译华严云,三界虚妄,但是一心作。)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,皆依一心,如是而立。何以故?随事贪欲,与心共生。心是识,...也。)佛子,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,行不断是业道,余分不断是苦道。(以上三道不断观,所谓三道即三杂染,谓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。或又名惑、业、苦也。)如经所言:有情生死世间果报不外十二之缘起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964817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4)

    。)佛子,此诸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:三界所有唯是一心。(《十地经》云,三界虚妄,唯是一心作。晋译《华严》云,三界虚妄,但是一心作。)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,皆依一心,如是而立,何以故?随事贪欲,与心...之缘起,此十二总依一心起,是故说言三界唯心。如是十二总摄烦恼业、生三杂染,即说善恶业道,烦恼善法,及以界趣,因缘果报唯一心作也。由是诸法缘生唯一心理故,有情无我,诸法性空,主宰造物一切皆无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964968.html
  • 天台宗随自意三昧研究

    之所以这样的不同,关键在于对十二的根本——无明的理解认识不同,从而对所不明的真理(实相)解释不同,超克无明所运用的法则也不尽相同。  慧思所处的时代,集中阐述十二因缘的经典主要两种:一是吴·...著作继承了下来。另外《涅槃经》对十二因缘的说法亦颇独特之处,它提出了观十二因缘以获解脱的诀要。  十二因缘中的根本一——无明,亦称“痴”、“痴暗”,意为愚痴、暗昧,无智慧,不明真实。《分明缘生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741895.html
  • 赖耶缘起对阐释“生死流传”的意义

    都是基于各种条件相依相待而生起。有情流转生死的缘起法则具见经文中。  二万何缘起法法说?谓此故彼,此起故彼起。谓缘无明  行……乃至纯大苦聚集,是名缘起法法说”。  “十二缘起”又名“十二”,“...生起名色、六处、触、受,又造作爱取的惑业,成就三之因(),条件齐备而促成未来世由生至老死的存在为果。故十二显示出二二世二重因果”说。众生如是生死流转不息,此即“流转缘起”。若了悟生死之苦皆...

    陈雁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3265584.html
  • 佛法悟入渐次

    ,其相若何?曰:若示概相,可依十二因缘以明之。十二因缘者,谓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、生、老死。此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起,以业果之相由十二种之因缘而起故;亦名十二,以此缘起十二故。此中所谓无明者,即不明之谓也。其所不明者二种:一者真实义,谓诸法生灭无常,缘生无我,性空无为之义;二者异熟果,谓诸所作业异时必变异异类而成熟为果,曰异熟果。异时是所难究,变异则相不识,性空故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5539568.html
  • 浅淡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意义

    细识,本识等为基础。   同是我们必须明白阿赖耶识的学说,其根本原则是佛陀所开示的生死流转之教理,即十二缘起。众所周知,十二缘起是原始佛教中业感缘起的基本内容。十二因级突出集中六识与名色互为因缘的...色要依阿赖耶识的种子而生起,依其执受才不仅坏失。而阿赖耶识离开名色则无所依之外,故说识与名色是相互为依。唯识学者根据识的性质予以发挥提升,以阿赖耶识说明万有之生起灭亡及其流转的过程。不但在原始圣教中...

    慧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4742668.html
  • 试论二谛义为龙树学的核心思想(上)

    业感缘起(爱非爱缘起或十二缘起)和受用缘起,但总的说来就是赖耶缘起,是将原始佛教到龙树客观的缘起观过渡到有情主观的缘起观。其“性空”说,则是认为一切诸法既然都是“识”变现的,那么都是不实的,如梦境...很大不同。原始佛教最初是以四圣谛为缘起的内容,随着释尊说教的深入,遂依四圣谛演化出“十二因缘”说。[5]此四圣谛和十二因缘都二大特点:一者都是以有情为本的;二者都是以业感的缘起说建立世出世间染净因果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144135.html
  • 《解深密经》简介

    (3)圆成实自性。依《解深密经》说:依他起相是:‘一切法缘生自性’,就是无明等十二,约因缘所生的‘杂染法’说。遍计所执相是:于因缘所生的一切法相,随情妄执的‘相名相应’,是假名安立的‘无相法’。...《解深密经》五卷。唐·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(647)在弘福寺译出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六册。相传此经梵文广本十万颂,今译是其略本,一千五百颂,译文分八品。在唐译以前,此经曾经译过三次:(1)刘宋·元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947190.html
  • 试谈修药师法前应注意的资粮准备

    。”,论述了健康问题即因缘而起,过度的去执着后亦为前者提供了生起因。《四部医典》关于十二的后几如何互动和具体现现有丰富的论述和分析,有利于我们去认识和了解心行的多种丰富层面和潜在层面,笔者个人...作为过去所作业的果,是有待解决的。作为药师教法的受学实践者,药师经中十二药叉大将对如来所说的誓言中:“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。”,虽然我们现在不一定象护法们或者大菩萨们那样特殊的才能,...

    齐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849222.html